物业合同都是什么时候签?
在物业管理的实际操作中,物业合同的签订时间并非固定不变,它会根据不同的情况而有所差异。
对于前期物业服务合同而言,通常是在物业项目建设阶段,由建设单位与物业服务企业签订,在房地产开发过程中,当项目尚未交付给业主之前,为了确保物业区域的正常管理和服务,建设单位会提前选聘物业服务企业,这个时间点一般是在项目竣工前的一段时间,可能是几个月甚至更早,一些大型的住宅小区,建设单位会在项目主体工程基本完工,开始进行内部装修和配套设施建设时,就与选定的物业服务企业签订前期物业服务合同,这样,在物业交付给业主之前,物业服务企业就可以提前介入,熟悉物业情况,做好接管准备工作,包括对物业的设施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制定物业服务方案等。
而当业主大会成立之后,业主大会会代表全体业主与物业服务企业签订物业服务合同,业主大会的成立需要一定的条件和程序,通常是在小区入住率达到一定比例(如50%以上)之后,由业主代表或建设单位等组织召开首次业主大会会议,选举产生业主委员会,业主委员会成立后,会根据小区的实际情况和业主的需求,重新选聘物业服务企业,并与其签订物业服务合同,这个签订时间一般是在业主大会作出选聘物业服务企业的决定之后,经过与选定的物业服务企业进行协商、确定合同条款等一系列程序后完成。
如果原有的物业服务合同到期,或者因为物业服务企业服务质量不达标等原因,业主大会决定更换物业服务企业,那么新的物业合同签订时间就是在完成新的选聘程序之后,在这种情况下,业主大会会提前对原物业服务合同的履行情况进行评估,在合同到期前一定时间(如3 - 6个月)启动新的选聘工作,经过招标、评标等流程确定新的物业服务企业后,双方签订新的物业合同。
物业合同的签订时间会因不同的阶段和情况而有所不同,主要分为建设单位签订前期物业服务合同和业主大会成立后签订物业服务合同这两种情况,且每种情况都有其特定的时间节点和程序要求。
1. 预售房合同中会包含物业管理条款;2、交楼时需签署正式物业服务协议;3、前期服务管理期限由双方协商确定或在法律法规规定范围内执行(如一年至三年),因此建议购房者在收楼的几个月内完成签约手续以保障自身权益并享受优质的服务体验